⒈ 向左方旋轉(zhuǎn)。
⒉ 降官;貶職。
⒊ 歌舞中失律曰左轉(zhuǎn)。
⒈ 向左方旋轉(zhuǎn)。
引《楚辭·離騷》:“路 不周 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實柴祀日月星辰” 唐 賈公彥 疏:“二十八宿隨天左轉(zhuǎn)為經(jīng),五星左旋為緯。”
⒉ 降官;貶職。
引《后漢書·陳蕃傳》:“蕃 怒,笞殺之。坐左轉(zhuǎn) 脩武 令。”
《后漢書·周榮傳》:“﹝ 周榮 ﹞出為 潁川 太守,坐法,當(dāng)下獄, 和帝 思 榮 忠節(jié),左轉(zhuǎn) 共 令。”
⒊ 歌舞中失律曰左轉(zhuǎn)。 宋 曾慥 《類說》引《教坊記》:“魏二 容色粗美,歌舞甚拙,嘗與同類宴集起舞。 楊家生 者笑視之。須臾,歌次,架上鸚鵡初移足右轉(zhuǎn),俄復(fù)左轉(zhuǎn)。 家生 顧曰:‘左轉(zhuǎn)也。’意指鸚鵡,實無他也。
引魏 以為斥己,輟歌,極駡,罷樂。人呼失律為左轉(zhuǎn)。”
⒈ 向左方轉(zhuǎn)動。
引《楚辭·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
例如:「前面岔路禁止左轉(zhuǎn)。」
⒉ 降職、貶官。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言未終而足下左轉(zhuǎn),不數(shù)月而仆又繼行。」也作「左降」、「左遷」。
引《后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后襃坐事左轉(zhuǎn)高唐令,臨去,握倫臂訣曰:『恨相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