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不能衡量輕重。比喻不知因事制宜、隨機應變。
⒉ 沒有權力。
⒈ 不能衡量輕重。比喻不知因事制宜、隨機應變。
引《孟子·盡心上》:“子莫 執(zhí)中,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猶執(zhí)一也。”
朱熹 集注:“權,稱錘也;所以稱物之輕重,而取中也。執(zhí)中而無權,則膠於一定之中而不知變,是亦執(zhí)一而已矣。”
《晉書·宣帝紀》:“亮 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⒉ 沒有權力。
引張耒 《明道雜志》引 宋 王復 詩:“早蟬秋有信,多雨暑無權。”
徐懷中 《西線軼事》一:“指導員找她談話了,說個人之間通信是憲法保護的,別人無權過問。”
⒈ 不具權勢。
引《三國演義·第二〇回》:「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老臣無權,難行此事。」
⒉ 沒有權利。
例如:「這件事你無權過問!」
反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