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假托他人的姓名,借以抬高自己。
英pseudonym; do sth. in sb. else's name;
⒈ 假借名義。
引《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翠翠 心里想道:‘我那得有甚么哥哥來(lái)?多管是丈夫?qū)さ酱碎g,不好説破,故此托名。’”
清 鄭燮 《署中示舍弟墨》詩(shī):“學(xué)寫不成,去而學(xué)畫(huà)。日賣百錢,以代耕稼。實(shí)救困貧,托名風(fēng)雅。”
葉德鈞 《<再生緣>續(xù)作者許宗彥夫婦年譜》:“托名有 元 代女子 孟麗君 男裝應(yīng)試,更名 酈君玉。”
⒉ 寄托名字,留名。
引明 張居正 《辛未進(jìn)士題名記》:“夫諸士之托名於貞石也,將以蘄不朽也。”
⒈ 依附他人高名,以提高自己的身分。也作「托名」。
例如:「他深恐同學(xué)參加不踴躍,只好托名老師主辦。」
⒉ 冒名。也作「托名」。
例如:「他竟敢托名參加考試,真是大膽。」
⒊ 假冒之名。
引《三國(guó)演義·第三六回》:「此人乃潁川徐庶,字元直,單福乃其托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