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心神不寧,不得安生。
例精神上的痛苦使人如坐針氈。
英be on hot coals; be on nettles; be on pins and needles; feel as though one was lying on a bed carpet; walk on thorns;
⒈ 后以“如坐針氊”比喻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引《晉書(shū)·杜錫傳》:“性亮直忠烈,屢諫 愍懷 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后置針著 錫 常所坐處氊中,刺之流血。”
《三國(guó)演義》第二三回:“王子服 等四人面面相覷,如坐針氊。”
《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姑娘此時(shí)心慌意亂,如生芒刺,如坐針氊。”
谷峪 《蘿北半月》:“全莊的群眾和領(lǐng)導(dǎo)人員都焦急地等待著,如坐針氈。”
⒈ 比喻心神不寧,片刻難安。參見(jiàn)「針氈」條。
引《水滸傳·第三三回》:「小弟聞得,如坐針氈,連連寫(xiě)了十?dāng)?shù)封書(shū)去貴莊問(wèn)信。」
《兒女英雄傳·第一〇回》:「他聽(tīng)著如坐針氈,正不知這事怎樣個(gè)收束。」
近芒刺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