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比喻辦事果斷,爽快地解決紛繁復雜的問題。
英cut the Gordian knot;
⒈ 亦省作“快刀斬麻”。
引《北齊書·文宣帝紀》:“高祖 嘗試觀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刀斬之,曰:‘亂者須斬!’”
巴金 《談<滅亡>》:“自己一直在兩者之間不停地碰來撞去,而終于不能用快刀斬亂麻的辦法一下子徹底解決。”
杜澎 《公民的權利》:“我的發言很簡短,咱來個快刀斬亂麻。”
梁啟超 《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茍其所發論所措施,與此正鵠相繆戾者,則昌言排擊之,無所顧戀,無所徇避,快刀斷亂麻,一拳碎黃鶴。”
錢鍾書 《圍城》三:“恨自己心腸太軟,沒有快刀斬亂絲的勇氣。”
茅盾 《腐蝕·十一月六日》:“此時局勢,須要快刀斬麻,不能拖泥帶水。”
⒈ 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復雜錯綜的問題。語本晉·謝承也作「快刀斬麻」、「抽刀斬亂麻」。
引《后漢書·卷七·方儲》:「上嘉其才,以繁亂絲付儲使理,儲拔佩刀三斷之,對曰:『反經任勢,臨事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