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充滿生機。生動自然,不呆板。猶活動,不堅定。形容人機靈。
⒈ 充滿生機。
引宋 葛天民 《寄楊誠齋》詩:“參禪學詩無兩法,死蛇解弄活潑潑。”
明 馮夢龍 《山歌·姐兒生得》:“活潑潑箇鯉魚弗要跌殺子了賣,要銅錢及早傍新鮮。”
葉圣陶 《搭班子》:“﹝ 樂水 ﹞說起活潑潑的春水,柔和而干凈,叫人仿佛覺著墮入軟美的夢里。”
⒉ 生動自然,不呆板。
引宋 謝采伯 《密齋筆記》卷三:“結尾活潑潑地,把捉不得,為不可及。”
魯迅 《二心集·<夏娃日記>小引》:“雖然不過一種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點,敘述里夾著譏評,形成那時的 美國 姑娘,而作者以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臉上的笑影,卻分明是有了年紀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純熟的手腕,令人一時難以看出,仍不失為活潑潑地的作品。”
⒊ 形容人機靈。
引清 青城子 《志異續(xù)編·測字》:“但須測字之人,心細而靈,活潑潑地,方能靜會。”
⒋ 猶活動,不堅定。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這個夸説 張 家小姐才能,那個夸説 李 家小姐標致,説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潑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