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供百姓書寫政治缺失的表木。
⒈ 供百姓書寫政治缺失的表木。
引《呂氏春秋·自知》:“堯 有欲諫之鼓, 舜 有誹謗之木, 湯 有司過之士, 武王 有戒慎之鞀,猶恐不能自知?!?br />高誘 注:“欲諫者擊其鼓也。書其過失以表木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誹謗之木設(shè),則有過必知;敢諫之鼓懸,則直言必獻(xiàn)。”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至于徹膳之宰,進(jìn)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達(dá)聰,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⒈ 相傳堯時(shí)立木牌于橋邊,供人書寫諫言。后世因于宮外立木,任人書寫政治得失,稱為「誹謗之木」。
引《淮南子·主術(shù)》:「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