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國語·周語下》:“昔史佚有言'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居儉動敬,德讓事咨,而能避怨,以為卿佐,其有不興乎!”本謂為人的品德應謙讓。后即指禮讓。
⒈ 本謂為人的品德應謙讓。后即指禮讓。
引《國語·周語下》:“昔 史佚 有言‘動莫若敬,居莫若儉,德莫若讓,事莫若咨’……居儉動敬,德讓事咨,而能避怨,以為卿佐,其有不興乎!”
漢 揚雄 《法言·先知》:“修之以禮義,則下多德讓。”
《漢書·循吏傳序》:“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矣。”
晉 葛洪 《抱樸子·弭訟》:“劉君愍德讓之凌替,疾民爭之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