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電:由繞組抽出供接線用的線頭。
英tap;
⒉ 原指賭場主人從贏家所得中抽取一定數額的利錢。后泛指各種打秋風的行為。
英kitty;
⒈ 抽身,脫身。
引宋 蘇軾 《與辯才禪師書》之五:“某幸於鬧中抽頭,得此閑郡,雖未能超然遠引,亦退老之漸也。”
金 元好問 《劉氏明遠庵》詩之一:“豪氣 元龍 百尺樓,功名場上蚤抽頭。”
明 徐渭 《女狀元》第一出:“既有了官,就有那官的俸祿,漸漸的積趲起來么,量著好作歸隱之計,那時節就抽頭回來。”
⒉ 指掉頭。
引《紅樓夢》第四回:“那狗抽頭回身,拖著個掃帚尾巴,一氣跑上大土山上。”
⒊ 設局邀人聚賭,抽取頭錢。 唐 宋 時稱乞頭。
引《古今圖書集成·祥刑典·律令十七》:“開場之人,在家存留賭博之人,將自己銀錢放頭抽頭之人,各枷號三個月。”
《清會典事例·宗人府·議罪》:“﹝ 瑞珠 ﹞復於茶館內,開設蟋蟀盆,聚賭抽頭。”
楊朔 《火并》:“范芝靈 是城里有名的浪子,依仗著父親在縣政府當衙役的勢力,常年放賭抽頭,結交很廣。”
⒋ 商品交易或辦事中的回扣。
引《豆棚閑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凡是賣字畫骨董物件的,俱要抽頭,先來與他説通,方成交易。”
《醒世姻緣傳》第二六回:“當初那一百兩的本又沒有浄銀子與你,帶準折,帶保錢,帶成色,帶家人抽頭,極好有七十兩上手。”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一:“領事自己把一切交涉--甚至瑣屑的 華 人搬住注冊等事,都一箍腦子抓在自己手里:好一張一張執照呀,護照呀的抽頭。”
⒈ 向贏錢的賭徒抽取一部分的利益給提供賭博場所的人。
⒉ 從別人身上得到某些好處。
引《紅樓夢·第九回》:「我可也拿住了,還賴甚么?先讓我抽個頭兒,咱們一聲兒不言語。」
⒊ 收取回扣。
引《豆棚閑話·第一〇則》:「凡是賣字畫骨董物件的,俱要抽頭,先來與他說通,方成交易。」
⒋ 抽身、脫身。也作「抽腳」。
引《醒世姻緣傳·第七回》:「老先生你放心去做,你只來打聽我,若我慌張的時節,老先生抽頭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