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遙遠(yuǎn)。
⒉ 疏遠(yuǎn)。
⒊ 超脫;高超深遠(yuǎn)。
⒈ 遙遠(yuǎn)。
引《楚辭·九歌·國(guó)殤》:“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
王逸 注:“言身?xiàng)壠皆綁校ゼ业郎踹h(yuǎn)也。”
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頭》詩:“平原忽超遠(yuǎn),參差見南 湘。”
⒉ 疏遠(yuǎn)。
引《楚辭·九章·哀郢》:“眾踥蹀而日進(jìn)兮,美超遠(yuǎn)而逾邁。”
王夫之 通釋:“超遠(yuǎn),疎遠(yuǎn)也。”
⒊ 超脫;高超深遠(yuǎn)。
引《北史·隱逸傳序》:“何必御霞乘云而追日月,窮極天地,始為超遠(yuǎn)哉!”
宋 歐陽修 《薦司馬光札子》:“而其識(shí)慮超遠(yuǎn),性尤慎密。”
清 惲敬 《答伊揚(yáng)州書四》:“所惠 香山老人 畫,是其晚年之筆,意境超遠(yuǎn),體勢(shì)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