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稿、底木。
⒉ 莖部為草質(zhì)的植物。
⒈ 原稿、底木。
引《后漢書·樊宏傳》:“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書寫,毀削草本。”
唐 王建 《宮詞》之五:“紅蠟燭前呈草本,平明舁出閣門宣。”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知兵》:“世所傳 李衞公 《問對》三卷,或以為 阮逸 偽撰, 蘇老泉 曾見其草本。”
⒉ 莖部為草質(zhì)的植物。
引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木本》:“草木之種類極雜,而別其大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草本之根愈淺,故經(jīng)霜輒壞,為壽止能及歲。”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木棉布行于宋末元初》:“其時棉花未入中土,不知其為木本草本。”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九:“靠左邊又有一大叢草本的繡球花,開得正茂盛。”
⒈ 原稿。
引《后漢書·卷三二·樊宏傳》:「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書寫,毀削草本。」
《晉書·卷四七·傅玄傳》:「后以禪文草本非祗所撰,于是詔復光祿大夫。」
⒉ 草本植物的簡稱。參見「草本植物」條。
⒊ 草本植物春生冬枯。比喻短暫。
引元·曾瑞〈紅繡鞋·期白晝家前院后〉曲:「由你義秧兒栽個強證,草本兒指個牽頭,見如今他共我有。」
元·喬吉〈折桂令·怎生來寬掩了裙兒〉曲:「干鬧了若干時,草本兒歡娛,書徹貨兒相思。」
英語grass, herb
法語plante herbacé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