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菠棱”。
⒉ 即菠菜。
⒈ 亦作“菠稜”。即菠菜。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菜之菠稜,本西國(guó)中有僧將其子來(lái),如苜蓿、蒲陶,因 張騫 而至也。
引絢 曰:‘豈非 頗稜國(guó) 將來(lái),而語(yǔ)訛為菠稜耶’?”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字說(shuō)·集字二》:“《藝苑雌黃》云……蔬品有頗陵者,昔人自 頗陵國(guó) 將其子來(lái),因以為名,今俗乃從艸而為菠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