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以仁義為本的傳統(tǒng)。
⒉ 猶正統(tǒng)。
⒈ 謂以仁義為本的傳統(tǒng)。
引《荀子·議兵》:“秦 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tǒng)也。故 湯 之放 桀 也,非其逐之 鳴條 之時也; 武王 之誅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
楊倞 注:“本統(tǒng),謂前行素脩……謂前已行之,素已脩之。”
⒉ 猶正統(tǒng)。
引唐 柳宗元 《岳州圣安寺無姓和尚碑》:“佛道愈遠,異端競起,唯 天臺大師 為得其説。和尚紹承本統(tǒng),以順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
宋 葉適 《學校》:“人知由學,而科舉之陋稍可洗去;學有本統(tǒng),而古人文憲庶不墜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