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公共的利益。
⒉ 顯然的便利。
⒊ 猶功利。
⒈ 公共的利益。
引《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商君書·壹言》:“上開公利而塞私門,以致民力,私勞不顯於國,私門不請(qǐng)於君。”
⒉ 顯然的便利。
引《淮南子·說山訓(xùn)》:“畏馬之辟也,不敢騎;懼車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虛禍距公利也。”
⒊ 猶功利。
引漢 桓寬 《鹽鐵論·輕重》:“諸侯莫能以德,而爭於公利。”
王利器 校注引 陳遵默 云:“公利即功利,德與功利相反,爭於功利,則莫能以德矣。”
⒈ 公眾的利益。
例如:「有時(shí)為了公利,犧牲一點(diǎn)個(gè)人的方便也是無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