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書〉溝渠。
⒈ 猶溝洫。
引《易·說(shuō)卦》:“坎為水,為溝瀆。”
漢 劉向 《說(shuō)苑·臣術(shù)》:“子路 為 蒲 令,備水災(zāi),與民春脩溝瀆。”
章炳麟 《吊伊藤博文賦》:“信尋常之溝瀆兮,固鯢鰌為之長(zhǎng)。”
⒉ 比喻困厄之境。
引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及夫?yàn)橛?jì)不良,困於溝瀆者十年矣。”
宋 蘇軾 《和王晉卿》:“謂言相濡沫,未足救溝瀆。”
清 陳夢(mèng)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圣德實(shí)弘,尚許偷生溝瀆。”
⒈ 溝渠、水道。
引《論語(yǔ)·憲問(wèn)》:「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jīng)于溝瀆而莫之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