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語本《國語·楚語上》:“﹝白公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語,不谷雖不能用,吾憗置之于耳。'對曰:'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遂趨而退,歸,杜門不出?!表f昭注:“規,諫也?,櫍匀??!焙笫酪蛴谩耙幀櫋北扔鬟M諫。
⒈ 后世因用“規瑱”比喻進諫。
引語本《國語·楚語上》:“﹝ 白公 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語,不穀雖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對曰:‘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 巴浦 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熠叾耍瑲w,杜門不出?!?br />韋昭 注:“規,諫也?,?,所以塞耳?!?br />明 楊慎 《封君樂隱李公墓志銘》:“賦性高朗,洞無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雖所厚善以及貴勢,有過必規瑱之?!?/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