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荒廢懈怠;敗壞。
例朝綱廢弛。
英(of a law,custom,discipline,etc.) cease to be binding or become lax,due to negligence;
⒈ 廢棄懈怠。謂應(yīng)施行而未施行。
引《漢書·王莽傳上》:“朝政崩壞,綱紀(jì)廢弛。”
宋 范仲淹 《奏陜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備策》:“州郡因循,武事廢弛。”
⒉ 荒廢;衰敗。
引明 陶宗儀 《輟耕錄·浙西園苑》:“當(dāng) 愛山 全盛時(shí),春二三月間游人如織,及其卒,未及數(shù)月,花木一空,廢弛之速,未有若此者。”
魯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獄》:“地獄原已廢弛得很久了。”
⒈ 懈怠敗壞。
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朝政崩壞,綱紀(jì)廢弛,危亡之禍,不隧如發(fā)。」
近敗壞 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