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違反其意愿以亂之。
引《孟子·告子下》:“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趙岐 注:“所行不從,拂戾而亂之。”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府當衝會,久煩重德,天將授任,必拂亂之,增益所能爾。”明 唐順之 《與張本靜書》:“僕數(shù)年來終日在疾疚拂亂之域,平日清虛意見,到此更無逃躲處。”清 戴名世 《<困學集>自序》:“辛苦拂亂,神志荒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