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愛(ài)惜;珍惜。
⒈ 愛(ài)惜;珍惜。
引《南史·王僧孺?zhèn)鳌罚骸按思炔⒕敚瑢?shí)可寶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
唐 李綽 《尚書(shū)故實(shí)》:“太宗 酷好法書(shū),有 大王 真蹟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二尺為一軸。寶惜者獨(dú)《蘭亭》為最,置於座側(cè),朝夕觀覽。”
宋 梅堯臣 《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詩(shī):“書(shū)言寄去當(dāng)寶惜,慎勿亂與人剪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米太仆研》:“太僕公知 六合縣 日,蓄一古研,甚寶惜。”
⒈ 寶貴、珍惜。
引《南史·卷五九·王僧孺?zhèn)鳌罚骸复思炔⒕椋瑢?shí)可寶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寶惜異常,嬌養(yǎng)過(gu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