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水鴨的頸毛。
⒉ 雄雞。
引《急就篇》卷二:“春草雞翹鳧翁濯。”顏師古 注:“鳧者,水中之鳥,今所謂水鴨也。翁,頸上毛也。”亦指水鴨。 清 曹寅 《三月二十六日登舟值雨漫題》詩:“水草差差飛燕子,衾裯淰淰對(duì)鳧翁。”
引《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傳》:“先是童謡云:‘ 中興寺 內(nèi)白鳧翁,四方側(cè)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時(shí)丞相府在北城中,即舊 中興寺 也。鳧翁,謂雄雞,蓋指 武成 小字 步落稽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