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風吹草倒。比喻道德教化見成效。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北扔鹘塘钛杆傧滦小?/p>
⒈ 風吹草倒。
引《晉書·索靖傳》:“舉而察之,又似乎和風吹林,偃草扇樹。”
⒉ 比喻道德教化見成效。
引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br />《晉書·潘尼傳》:“學猶蒔苗,化若偃草?!?/span>
⒊ 比喻教令迅速下行。參見“偃風”。
引宋 王禹偁 《大閱賦》:“申軍令於偃草,揭靈旗於畫荊。”
⒈ 草覆倒。
引《晉書·卷六〇·索靖傳》:「舉而察之,又似乎和風吹林,偃草扇樹?!?/span>
⒉ 語本比喻人民為居上位者所感化。
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br />《晉書·卷五五·潘岳傳》:「學猶蒔苗,化若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