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怡養(yǎng)或怡悅心神。
⒉ 古代名琴名。
⒈ 怡養(yǎng)或怡悅心神。
引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今欲道足下以衛(wèi)生之秘術(shù),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尸於仙草,寧愿聞乎?”
《隋書·儒林傳·劉炫》:“玩文史以怡神,閲魚鳥以散慮。”
《舊唐書·順宗紀(jì)》:“而積疾未復(fù),至于經(jīng)時,怡神保和,常所不暇。”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攜琴,有一人奏繁華令(西洋胡琴)相和。風(fēng)雷疾轉(zhuǎn),泉漏鏗鏘,固然已經(jīng)怡神心會,最動人處卻在抑揚迢遞間寫得人心弦上的言語。”
⒉ 古代名琴名。
引《文獻(xiàn)通考·樂十》:“《琴瑟下》論曰:黃帝 之清角, 齊桓 之號鐘, 楚莊 之繞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
《駢雅·釋器下》:“清角、鳴廉……焦尾、怡神,靈開、靈和,古名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