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迂闊荒誕;不合事理。
⒈ 迂闊荒誕;不合事理。
引《史記·孝武本紀(jì)》:“言神事,事如迂誕,積以歲乃可致。”
晉 王嘉 《拾遺記·魏》:“昔 公孫龍 稱為辯捷,而迂誕誣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涉務(wù)》:“其餘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wù)。”
清 俞蛟 《夢(mèng)廠雜著·春明叢說(shuō)·林曉光傳》:“﹝ 林旭 ﹞引《詩(shī)》、《書(shū)》、六藝之文,為《金剛》、《楞嚴(yán)》諸經(jīng)咒作註解,以密諦真如之説,詆格致誠(chéng)正為迂誕。”
⒈ 言詞夸大荒誕,不合事理。
引《隋書(shū)·卷五七·薛道衡傳》:「高祖每曰:『薛道衡作文書(shū)稱我意。』然誡之以迂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