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憂憫”。
⒉ 憂慮哀憐。
⒈ 亦作“憂憫”。憂慮哀憐。
引《漢書·王嘉傳》:“共皇 寢廟比比當(dāng)作,憂閔元元,惟用度不足,以義割恩,輒且止息,今始作治。”《詩·鄘風(fēng)·載馳》“載馳載驅(qū)” 唐 孔穎達(dá) 疏:“我心則憂閔其亡傷不能救,故且驅(qū)馳而唁之。”宋 曾鞏 《救災(zāi)議》:“河 北地震水災(zāi),隳城郭,壞廬舍,百姓暴露乏食,主上憂憫,下緩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