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從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游離出來的借貸資本。游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開工不足,或其報酬率長期達不到平均利潤的水平而脫離生產經營,在國內外游移以尋覓獲利較大的投資場所。
⒈ 旅費。
引《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郎君游資雖罄,然都中豈無親友可以借貸?”
⒉ 賴以交游之手段。
引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一解弈者,以誨人弈為游資。”
⒊ 閑置的資金。亦指市面上流通的資金。
引沙汀 《困獸記》十三:“抗戰以前,這家伙閑錢是不少的。抗戰以后,他的游資也就更可觀了。”
高云覽 《小城春秋》第七章:“這么著,全市大戶小戶人家的游資,就一點一滴的被吸收到賭場的大錢庫里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一九五二年)》:“人民政府應采取必要的辦法,鼓勵人民儲蓄,便利僑匯,引導社會游資及無益于國計民生的商業資本投入工業及其他生產事業。”
游覽所需的費用;路費。 《石點頭·郭挺之榜前認子》:“﹝ 王知縣 ﹞隨入內取了十兩銀子,付與外甥道:‘你可帶在身邊作游資。’”
清 龔煒 《巢林筆談續編·妹倩招游西湖》:“西湖 煙景,夢寐不忘,有尊舟之便,不須辦得游資。”
⒈ 未予以利用的閑置資金。
⒉ 追求匯率變動利益的資金。參見「熱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