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云峰”。
⒉ 高聳入云的山峰。
⒊ 狀如山峰的云。
⒋ 山名。在今山東省黃縣。
⒈ 亦作“云峯”。
⒉ 高聳入云的山峰。
引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徒,滅跡入云峰。”
宋 毛滂 《河滿子·夏曲》詞:“急雨初收珠點,云峰巉絶天半。”
清 厲鶚 《游菁山常照寺》詩:“閲世如浮囊,誓愿棲云峯。”
⒊ 狀如山峰的云。
引唐太宗 《餞中書侍郎來濟(jì)》詩:“云峰衣結(jié)千重葉,雪岫花開幾樹妝。”
唐 杜甫 《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詩:“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渤海 北岸,海水平靜,直與天接,天上云峰怒涌。”
⒋ 山名。在今 山東省 黃縣。
引北魏 鄭道昭 《與道俗□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云峰山論經(jīng)書》詩:“槃桓竟何為, 云峯 聊可息。”
⒈ 高聳入云的山峰。
引唐·中宗〈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云峰云岫百重生。」
唐·張說〈清遠(yuǎn)江峽山寺〉詩:「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煙紅。」
⒉ 如山峰狀的云形。
引唐·杜甫〈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詩:「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