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象網(wǎng)”?!肚f子》寓言中的人物。含無(wú)心、無(wú)形跡之意。《莊子·天地》:“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币槐咀鳌柏柘蟆薄M跸戎t集解引宣穎曰:似有象而實(shí)無(wú),蓋無(wú)心之謂。后用為典故。
⒉ 不真切;模糊不清。
⒈ 亦作“象網(wǎng)”。 《莊子》寓言中的人物。含無(wú)心、無(wú)形跡之意。
引《莊子·天地》:“黃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離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象罔 得之?!?br />一本作“罔象”。 王先謙 集解引 宣穎 曰:似有象而實(shí)無(wú),蓋無(wú)心之謂。后用為典故。 唐 趙嘏 《成名年獻(xiàn)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詩(shī):“曾失玄珠求 象罔,不將雙耳負(fù)伶?zhèn)??!?br />明 劉基 《賀新郎·愁思》詞:“赤水 珠沉迷 象罔,暗塵深、不見(jiàn) 長(zhǎng)安道?!?br />王闿運(yùn) 《秋醒詞序》:“豈 象網(wǎng) 三求之后,將鈞天七日之終。”
⒉ 不真切;模糊不清。
引宋 朱熹 《感興詩(shī)》之一:“渾然一理貫,昭晰非象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