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相遇。
⒉ 相當(dāng);相匹敵。
⒈ 猶相遇。
引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序:“始於 北府 相值,傾蓋無已。”
唐 韓愈 《寄皇甫湜》詩(shī):“昏昏還就枕,惘惘夢(mèng)相值。”
宋 蘇軾 《芙蓉城》詩(shī):“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
郭沫若 《今津紀(jì)游》六:“我的視線同她們覿面相值。”
⒉ 相當(dāng);相匹敵。
引《儀禮·喪服》“大功八升若九升” 漢 鄭玄 注:“欲其文相值。”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晁公武 《讀書志》考諸人與 河汾 (指 隋 王通 )絶不相值,甚詳,第亦無庸事此,讀《中説》即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