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推許揄揚。
⒉ 推辭退讓;辭謝。
⒈ 推許揄揚。
引《南史·王彧傳》:“幼為從叔 球 所知憐。美風姿,為一時推謝?!?br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今以九例該此眾賢,猶如 玄圃 積玉, 炎洲 聚桂,其中實相推謝,故有茲多品?!?br />《隋書·虞世基傳》:“秘書監 河東 柳顧言 博學有才,罕所推謝,至是與 世基 相見,嘆曰:‘海內當共推此一人,非吾儕所及也。’”
⒉ 推辭退讓;辭謝。
引《北史·恩幸傳·韓鳳》:“珽 語 鳳 云:‘強弓長矟,容相推謝;軍國謀算,何由得爭?’”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安公子 連連推謝,説:‘本該奉擾,只是現同著家眷不便?!?br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但我們在接事時,考慮到無法應付,便只好推謝了這項責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