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沉毅”。
⒈ 亦作“沉毅”。深沉剛毅;沉著堅毅。
引《后漢書·祭肜傳》:“肜 性沉毅內(nèi)重,自恨見詐無功,出獄數(shù)日,歐血死。”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五:“真宗 尹京, 畢相 士安 為府判,沉毅忠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 嚴似祖 ﹞為人沉毅有骨,澹泊明志,與其姪讀書於此。”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復有一少者,沉毅尤非常。”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她的態(tài)度顯出十分冷靜和沉毅,做出來的事,有時超乎常人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