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物體入水沉浮之度高下相等。
⒉ 亦作“平沉”。沉沒(méi);隱沒(méi)。
⒈ 謂物體入水沉浮之度高下相等。
引《周禮·考工記·輪人》:“揉輻必齊,平沉必均。”
鄭玄 注:“平沉,平漸也。 鄭司農(nóng) 云:‘平沉,謂浮之水上無(wú)輕重也?!?br />孫詒讓 正義:“平漸,謂置之水,兩輪所漸漬之度,高下平等。 司農(nóng) 之説,亦即平漸之義?!?/span>
⒉ 亦作“平沉”。沉沒(méi);隱沒(méi)。
引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才登舟,移就水中,畫(huà)舸平沉,聲妓、篙工不知紀(jì)極,三十進(jìn)士無(wú)一生者?!?br />宋 陸游 《行飯暮歸》詩(shī):“霜風(fēng)盡脫千林葉,云氣平沉一面山?!?/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