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欺詐。
⒉ 指欺詐誣罔的事情。
⒈ 欺詐。
引漢 揚(yáng)雄 《<法言>序》:“芒芒天道,昔在圣考,過則失中,不及則不至,不可姦罔。”
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吏非被重刑、不知姦罔之喪己;賈豎非遭極禍,不知不仁之害躬也。”
宋 葉適 《國子祭酒李公墓志銘》:“小人姦罔,宜有懲艾。”
⒉ 指欺詐誣罔的事情。 《宋史·畢士安傳》:“有布衣 申宗古 告 準(zhǔn)(寇準(zhǔn) )交通 安王 元杰,準(zhǔn)皇 恐,莫知所自明。
引士安 力辯其誣,下 宗古 吏,具得姦罔,斬之, 準(zhǔn) 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