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踩踏;蹂踐。
引《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又犯中央大星”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而墳陵崩頽,童兒牧豎踐蹈其上。”宋 洪邁 《夷堅丁志·李氏紅蛇》:“巫拾碎瓦一器,赤足踐蹈。 李 初亦效焉,足破流血。”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感之戰(zhàn)》:“餘賊方瞭望,余驟發(fā)矢傷數人,賊錯愕間, 江西 兵展旗鳴笳以進。賊互相踐蹈,曰:‘伏兵至矣。’”